土壤环境质量监管系统整合了覆盖全辖区内的土壤环境状况历史数据与实时数据、污染场地环境风险数据、国控及省控土壤重点监控企业排放数据、重点行业企业污染地块信息等,土壤环境分析系统还将与企业排污系统对接整合,并对历史土壤数据进行修复和更新, 同时,采用主分析统计方法对土壤环境数据进行多种组合分析和生态风险评估,为土壤环境治理和监管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土壤属性数据库主要来自社会经济、环境质量、土地类型、土地利用状况以及相关土壤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数据建立。
土壤属性数据库可生成内部专题数据库供政府内部使用,并提供与公共数据库的接口从而实现对公共数据的调用。
根据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调查结果数据,适时发布本行政区土壤污染状况、土壤重点监管企业名单、企业土壤自行监测数据、排放污染物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排放总量等信息。
掌握本行政区土壤污染防治目标、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排放下降目标,以及土壤污染状况、污染防治项目等全程信息。
建立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识别系统,判别重点土壤环境质量风险区和主要污染指标。
土壤环境监管管理主要针对重点行业企业、重点区域、敏感区域土壤环境质量以及土壤修复与治理工程等点源的监管,为环境执法和环境应急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成果主要包括土壤调查数据、土壤样品测试数据信息进行维护管理、更新,建立数据即成果管理档案。
基于常规土壤状况监测数据,形成土壤环境质量统计产品,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自由的时空结合,选择污染物监测要素,生成各类特定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及统计对比产品。